• 4000-800-655
  • runfengjiayuan@sina.cn
您现在的位置 : 网站首页 > 企业文化 > 培训交流
《亲爱的安德烈》读后感
发布时间:[2018-03-23 13:56:26]

 从拿到书一直到读完,我的感受颇深。一本书不通读3边,可能无法理解这本书实际蕴含的哲理。《亲爱的安德烈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作家龙应台与儿子的36封家书,他们是两代人,中间相隔30年,他们也是两国人,中间相隔文化,这36封书信让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重新认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,安德烈作为儿子,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。
     在我拿回家认真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,我忽然发现儿子好像在学我,自己也随手拿起一本童话书开始认真的读起来了。忽然间我明白,孩子一直在模仿大人的行为,那我们何不成为孩子的榜样,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机拿起书,我想这也许会对孩子的一生起到重要作用。
在读第一遍亲爱的安德烈的时候,我基本是草草的看完,因为不了解龙应台与安德烈的沟通方式、生活习惯、德国的文化、台湾的独立以及书中出现的各种英文,我不太懂他们的世界。到第二遍的时候我开始读懂一些,不懂的单词我可能会去百度里查一下是什么意思,否则我就无法读懂这封信,他们所说的德国小镇、台湾文化、香港的咖啡馆、交换生好像和我没什么关系,但是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的儿子问我这些,我该怎么回答呢?所以,我决定我必须读第三遍。
     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青春期,从孩童时代到成人,可是我们和父母的沟通是极少的。我很清晰的记得自己叛逆期的时候,父母让我往东我偏要往西,放学了让我写作业,我偏不写,我可能和书中的安德烈一样逃课、做着父母认为 “不对”的事情,并和父母没有任何沟通甚至还会吵架和反目。龙应台作家提出的用写信方式和儿子沟通,其实是很好的一种沟通方式。在现实中我们肯定不敢告诉自己的妈妈,我在学校抽烟、我今天去了酒吧(尽管这在德国是允许的)、我和几个交换生去参加了游行,但在信中,我敢勇敢的说出来,并希望自己的母亲理解自己,或者会在信的开头先声明希望妈妈不要生气。
     印象及其深刻的一封信是一位读者写给安德烈的,信中说,“我是多么羡慕你和自己的母亲可以这样放开的沟通,我的母亲基于对我的爱,已经和我断绝了沟通,他认为我放弃读商而学艺术,是自甘堕落,是辜负了她 ,即使打越洋电话给母亲,她也就听一分钟就想挂掉。我今年37岁,而我的母亲把我当17岁看待。这给我带来很深的痛苦,然而我又无法勉强自己去过她要我过的人生,只是为了取悦于她。”读这封信的时候,我突然想到自己的儿子,他生下来不是为了要走我们为他安排好的人生,而是要走他自己的人生,他喜欢什么、想学习什么、想选择什么,我们都无法剥夺他追求人生的权利。我想说,爱他不如放手让他自己成长,让他有选择和追求的权利,即使作为他的母亲,有些时候我们也无权“干涉”。
    在最后几封家信中,安德烈和母亲讨论了关于对待工作的意义。对于母亲来说最重要的,不是你是否有成就,而是你是否快乐、是否喜欢你自己的工作,而在现在的社会构架里,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带给你快乐?第一,它给你意义。第二,它给你时间。或者最起码的它能给你薪水,因为这是最起码工作的价值。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,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,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,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。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?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,你就有成就感。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,不剥夺你的生活,你就有尊严。成就感和尊严,给你快乐。现在的社会里,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,而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,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是快乐的也是有意义的,我希望我们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,我们是为了不甘“平庸”不甘“踏步”而努力工作,我想,我也希望,我们每个人都要认为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的才好,不要想付出一定要有收获。
    最后,很喜欢文中经典的一段话,读给大家听,希望对我们的下一代的教育都有用。
每个孩子就是一本经,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。这本经好不好读,就看做母亲的耐心、爱心、运气及造化了。“风筝”即使放手了,这本经还是长留母亲手中,还是会继续读下去,继续牵挂下去。盼我们做母亲的能互相勉励,彼此保重,永不气馁。
在最最后我要感谢徐总,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,并且能够重审自己,发现自己的不足,无论在教育还是工作中都要取长补短。读书真好,读书真快乐,它能给予我们在现实中找不到的快乐。我希望润丰的同事们都能有此机会读书,读一本好书,分享给大家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/ 李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