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话说石门之一
我很喜欢讲故乡的故事。
与亲人相聚,与儿时的伙伴或是老朋友相聚,我喜欢讲,大家在共同的回忆中如饮佳酿般地陶醉;碰到陌生的朋友,我也喜欢讲讲我的故乡,讲故乡的故事,因此而赢得更多的尊重,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文化自信带来的吧。
文化的自信的确带来别人的尊重,这很好理解。每个人都与他所在的环境,那座村庄,那座城市,那个国家,那个民族,深深地融合在一起,是终生都抹不掉的痕迹,也就是文化的痕迹,这个痕迹很深很深。遇到陌生的朋友,我们都不自觉的要问问,您是哪里人?他告诉你他是哪里人,江苏人,山东人,东北人,广东人,北京人,亦或美国人,俄罗斯人,越南人,人家一介绍自己是哪里人,你在瞬间就会把这个人与他所在的那个环境融为一体去认知,不能说这种认知就是认知的全部,却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去年与几位朋友去柬埔寨,走了几个地方,秀美的山川和质朴的人民,还有神秘壮观的吴哥窟,曾经辉煌壮丽的古代文明,这就是柬埔寨给我的基本印象,后来有一次在北京碰到了一位来自柬埔寨的留学生,我在这个肤色黝黑的小伙子身上瞬间就看到了柬埔寨,接触多了,小伙子果然很质朴,也很有底蕴,温和的外表下是真正的倔强和不屈,这就是文化的痕迹,雕刻在了心灵上,融化在了血液里。走到哪里,人们都会根据你的这种文化的痕迹来认知你。那么,如果你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,看不起,不尊重,别人又怎么可能会尊重你呢?
讲故乡的故事,最能体现文化的自信。
文化,往往被人们说的过于复杂抽象了,我们老百姓对抽象的东西天然反感,对具象的东西则很容易接受,其实,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都不是抽象的说教,而是蕴含在生动的故事中。最近看一本历史学家写的书,看到了这样的说法:人类的文化史同时也是讲故事的历史,甚至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在讲故事中走过来的,说得真好。在西方,从古希腊罗马神话,到耶和华和耶稣的故事,再到近现代以来的雨果、海明威的故事,再到他们认同的普世价值,一直都在讲故事。在中国,从上古的玉皇大帝、王母娘娘、盘古开天、三皇五帝、女娲补天到孔子、老庄的故事,到近现代的那么多故事,再到我们今天为中华复兴而努力,一直都是在丰富多彩的故事中走过了跌宕的历史。
我们的故乡给我们的文化痕迹,其实也都是故事。你对故乡的情感,对故乡的热爱,对故乡给予自己的文化的自信,就体现在你能充满自豪的讲述故乡的故事,换句话说,没有情感,没有自豪,没有自信,你也不可能讲得出故乡的故事,这样的人我也不是没见过,我不这样,我一直爱讲故乡的故事。
我的故乡是石门,这是个老名字,现在的名字叫石家庄,我与这座城市、这片土地在一起,与她一起成长,共享繁荣,共担风雨,我会老去,她却永远年轻,她的故事多得很,一辈子讲不完,一辈子讲不够。
石门这片土地很古老,其实土地无所谓古老不古老,应该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太久远了,太古老了,也太多了,省博物馆有个古中山国的展览,就有说不完的故事,还有隆兴寺、柏林禅寺、临济寺、赵州桥等名闻天下的古迹,诉说着先贤的精神和业绩。
石门自古英才辈出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石门这片土地养育了这里的人们独特的风貌、独特的品格,忠诚、宽厚、善良、大度、嫉恶如仇、有风骨。在漫漫历史长河中,从这片土地走出无数的华夏英才,有许多人彪炳千秋、名震寰宇,如灵寿的乐毅、赞皇的李吉甫,栾城的苏味道,正定的赵佗、赵子龙、梁梦龙,高邑的赵南星,晋州的魏征,无极的刘琨、刘禹锡,鹿泉的贾昌朝,近现代以来也是群星璀璨,如藁城的郝梦麟、何基沣,正定的郭可明,还有平山团的那些英雄们,他们都是这片水土养育出来的,他们的故事华彩无限!
故事并非都是过去的事,广义的故事还包括未来的事。石门有美好的未来,令人充满向往。石家庄背靠太行,东观沧海,北望京津,自古就商贸发达,今天更是百业兴旺,物流中枢。习总书记提出并大力推动京津冀一体化,雄安新区的建设已经拉开大幕,将给石门带来更多更大的机遇。近三十多年来,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快的两个经济圈,一个是珠江三角经济圈,一个是长江三角经济圈,接下来的三十年,京津冀经济圈也将成为快速崛起的经济圈,在这个区域经济格局中,石家庄是重镇,是支柱,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。
我被故乡的故事深深打动,深深感染,工作之余,不断地翻阅资料,沉浸在这些故事中,仰视那些先贤,流连于秀美的山川,眺望美好的明天,我想把我的所思所想写下来,与大家共享,做一件有意义的事。
文/赵建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