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天同徐晓鸣聊天,谈起了“拈花一笑”。
“拈花一笑”的典故来自佛经:如来佛祖讲经的时候,拈起一枝婆罗花,并不说话,众弟子大都莫名其妙,只有佛祖的大弟子迦叶破颜微笑,佛祖于是就把自己的衣钵传给了迦叶。迦叶与佛祖心心相印,理解了佛祖拈花的深意,后人就称之为“拈花一笑”。那么,“拈花”的深意有多么深呢?可就很难说清了,博大精深,甚至到了语言也说不清楚的程度,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”——佛教中的禅宗就很强调这一点。
有人说过这样的话:“沧海人生,拈花一笑”,很值得玩味,也许在禅的境界看来,这样的理解还是肤浅了,不过在我等普通人看来,这个理解却是很实在的。
沧海人生,也就是说人生如度沧海,风风雨雨,坎坎坷坷,历尽沧桑,逆境多而顺境少,悲欢离合总是相伴相生,很少有人能够免得了,每个人回顾自己的往昔也大都会生出“沧海”般的感觉,大家还记得赵本山与宋丹丹演的那个小品吧?白云大妈是个普通的农家老太太,她回顾自己的人生时也说“我此起彼伏”,还想写一本书,白云大妈说的就是那种“沧海”的感觉。有的人敏感些,比如白云大妈就属于比较敏感的,也有的人不是很敏感,一辈子忙忙碌碌的,很少去进行这样的感慨,即使如此,一大把年纪的时候,或是突然静下来回首往事的时候,回忆起那一幕幕终生难忘的情景,回想起曾经忽视而又是那么有意义那么美好的事情,回想起那些对你好或是对你不好的人,回想起自己的成功或是失败,自己得到的和错过的,自己的得意和失意,自己的骄傲或追悔,自己的快乐和悲哀,也大都会长叹一声:“嗨”,这一声长叹,其实就是那种“沧海”的感觉。这种感觉无所谓好还是不好,它只是一个真实的存在,人人如此,只不过际遇会有不同而已,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,不知道草木是否有情,如果有情,也会有沧海的感觉吧,不是吗?你设想一下你是一棵草,对你而言,阳光雨露固然好,可也有干旱和狂风暴雨之时,也许有人给你修剪和浇灌,可也许有人踩踏,也许有人把你栽种在花盆中欣赏,可也许有牛羊把你作为早餐,你变成了牛粪,在青藏高原上,藏族同胞用牛粪煮茶做饭,保不齐你又变成了火,际遇、风雨、坎坷、快乐等等这些参杂在一起,这不就是沧海人生吗?
面对沧海人生,有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:第一种是上品境界,即:看穿一切,超然物外,物我两忘,无悲无喜,无忧无乐,无得无失,一切都无,把自己融入了自然融入了宇宙;第二种是中品境界,即:看开一切,世事通达,善于包容,乐观洒脱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有节有度,有滋有味,干好自己的事,做好自己的人,于世俗生活中总能感受到源源不尽的快乐;第三种是下品,即:患得患失,纠结消极,满腹怨气,于愁眉苦脸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日出日落。达到第一种境界的人就是神仙了,有人追求第一种境界,比如那些入终南山修行的人,去年媒体报道了这件事,在终南山有许多修行的人,当然,再多,也是少数,我们做不了神仙,我们也不愿意沉沦在第三种境界,我们可以也应该追求的是第二种境界中品的境界。
在感慨沧海人生之后,拈花微微一笑!多少沧桑,不过如此,没有虚度就是最好,微笑的背后是如此达观、乐观、包容的心态,也是自信、自豪和无憾的心态。你能做到吗?我在努力做到,也希望大家都努力做到,多一点微笑,微笑面对周围的人,客户、同事、朋友、家人,微笑面对生活。